知青下乡有哪些精英词汇
广阔天地大有作为。供销社白酒指的是低价高度的广大贫民群众喝的非粮食酿制的酒。
70年代,知青下乡常喝的“供销社”白酒,如今不是绝版就是被嫌弃
“七月瓜香十里飘,诱来几伙小谗猫。青纱帐里分兵力,调虎离山第一招。”
每当回忆起做知青的那段时光,赵大爷便会想起和几个伙伴一起“偷瓜”吃的趣事。
在一天繁琐的劳动之余,这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“娱乐项目”,除此之外,最忘不掉的便是当时在供销社喝过的那些酒。
1968年至1978年,这十年间,共有近1800万城市学生,响应国家号召,以“知青”的身份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。
不论是茫茫草原,深山老林,亦或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田里,都有他们的身影,那时的生活很艰苦。
“草树凝烟山色暮,门前细雨霏霏。辛劳哪得问愁悲。插秧筋骨断,垒坎土粘眉。”便是当时生活的最好写照。
后来恢复高考,他便返回了城里。多年后再谈起那段岁月,他总觉得那是他这辈子最珍贵的财富,因为他的整个青春都在里面。
他总喜欢讲那时的农村天有多蓝,水有多么清,老百姓多么淳朴,以及那些年喝过的酒,味道是多么正,可惜如今这些酒,要么成了绝版,要么因为没名气,遭人嫌弃。
“火车头牌”张弓曲酒
赵大爷当年下乡的地方,就在河南农村,作为当地的历史名酒,自然是供销社货架上最常见的一款酒。
张弓大曲选用当地产的优质高粱,辅以大麦、小麦制作的糖化发酵剂,精酿而成。其酒体无色透明、窖香浓郁、绵柔净爽。
这个“火车头牌”商标就是那个年代独有的印记,如今的张弓酒商标,已经改为了刘秀“勒马回头望张弓”的图案。
木台厚道酒
那个年代,大部分老百姓对酱酒还知之甚少,像茅台这样的“传说级”美酒,更是只闻其名,从未见过。
所以当这款酒上架的时候,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它的名字,甚至不敢尝试。但是看到其价格如此接地气,就忍不住品尝了一下,结果很多人喝一次就忘不了,经常是供销社一到货,当天就卖脱销。
当时信息也不发达,后来赵大爷才知道,这款酒是茅台镇出产,而且是茅台老厂长李兴发的得意弟子冯小宁酿造的。
所以这款酒在工艺上得以借鉴茅台酒的先进经验,它采用与茅台酒同样的12987工艺,1年时间年酿造出基酒后,还要用5年时间,把酒体中的有害物质充分挥发掉,并使得酒体陈化、老熟。
其香气浓郁典雅,入口绵柔舒爽,落口微苦旋即转为醇厚甘甜,回味悠长。
如今这款酒在贵州当地也极受欢迎,只是因为厂家一直不懂宣传,导致这些年,一直在外省没什么知名度,还经常遭人嫌弃,实在有些可惜。
“麓山牌”白沙液
作为一个湖南人,这款家乡的名酒他自下乡的时候便带着,以后的日子里,喝的每一口都是对家乡的思念。
此酒是用高粱做原料,家乡白沙古井泉的泉水做酿造用水,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酿成。香气浓郁,醇厚绵甜。
这个白色的葫芦瓶,现在已经成为了“珍稀物种”,停留在赵大爷的回忆里。
“四新牌”竹叶青
这款酒是那个时代的产物,因其名字顺应当时“破四旧、立四新”的口号,一度风靡全国,它还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珍贵历史回忆。
事实上,这款酒可谓是我国白酒中的一朵奇葩,早在公元前三世纪,它就作为一款为人称道的美酒,频频出现在历史文献中。
北周文学庾信就曾称赞道“三春竹叶青,一曲鹍鸡弦”,其酒质色青味美,药香浓郁。
这几款老酒,有的成了绝版,有的因为没有名气一直发展不好,有你喝过的吗?
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,有小部分整理于自互联网以及转载其他公众平台。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2584871604@qq.com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