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关将至 盘点2018年度十大语文差错
语文是我们从小第一个接触的课程,而作为我们的母语,汉语文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,这就体现在很多成年人,仍然会用错不少的词语,认错很多的生僻字,甚至是连一些语法表达都会出错,那么 xiezuoyi.com ,就和我一起来看下,本年度的十大语文差错有哪些吧,看完会不会觉得自己也有中招呢?
1.重庆公交车坠江报道中的读音错误:口角的角误读为jiǎo 年月,重庆万州发生公交车坠江重大交通事故,经后续调查发现,该事故因乘客与司机发生口角与肢体冲突所致。某些媒体播报这则新闻时,将口角的角读为jiǎo。角是个多音字,有jiǎo、ju两个读音。读jiǎo时,指牛羊等动物头顶上长出的尖长的骨状突起物,也指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。读ju时,有较量、比试、竞争之义。乘客与司机发生口角,即在口头上进行较量,角应读ju。
2.高校校庆演讲中的读音错误:鸿鹄的鹄误读为ho 年5月,北京大学0周年校庆,时任校长在演讲中鼓励学生立鸿鹄志,鹄读成了ho。鹄的正确读音是hú。鸿鹄俗称天鹅,因善高飞,人们常用鸿鹄志比喻远大的志向。
3.进口博览会报道中的用字错误:青睐误为亲睐 年月,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,大量外国企业前来参展,显示了中国市场在国际上的巨大吸引力。报道时,有媒体称外国企业亲睐中国营商环境。亲睐应为青睐,典出三国时期的名士阮籍。阮常用青白眼看人,喜欢的人平视露出黑眼珠,不喜欢的人则以白眼相向。青指黑眼珠,睐有看的意思。
4.演艺圈风波报道中的用字错误:捅娄子误为捅篓子 从年5月开始,崔永元不断利用微博揭露演艺圈阴阳合同等潜规则,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和调查。某些网络媒体称崔永元捅篓子了,演艺圈黑幕一旦揭开,将掀起滔天巨浪。捅篓子应是捅娄子。娄,本指物体中空,捅娄子即捅出漏洞来,常比喻引起乱子、纠纷、祸事等。篓子是用竹篾、荆条、铁丝等编成的盛物器具,没有捅篓子一说。
5.范冰冰逃税报道中的用字错误:不知所终误为不知所踪 年月,税务机关公布了对范冰冰逃税案件的处罚决定。在此前的一段时间,作为该事件主角的范冰冰远离了公众视野,某些媒体说她不知所踪。不知所踪应为不知所终。终是动词,指终止、结束。所终是一个所字结构,结构助词所加动词终构成名词性成分,充当不知的宾语。踪即踪迹,是名词,不能跟所字搭配。
6.世界杯赛事报道中的不当表达:争夺冠亚军 年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日至7月日在俄罗斯举行。法国队和克罗地亚队打进决赛,最后法国队夺得冠军。报道时,某些媒体说法国队和克罗地亚队争夺冠亚军。参加决赛的两支队伍争夺的是冠军,而非亚军。亚军是不必争夺的。争夺冠亚军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。
7.中美贸易争端报道中的词语误用:反击误为反戈一击 年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,蛮横地挑起贸易争端;中国进行了有理、有利、有节的反制。某些媒体报道时,说中国的反制措施是对美国的反戈一击。反戈一击指掉转枪口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发起攻击。中国不属于美国的阵营,在中美贸易争端中,中国反制美国,是对美国的反击,而非反戈一击。
8.沙特记者遇害报道中的词形错误:籍籍无名 年月,沙特记者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遇害,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。在介绍该事件的背景时,有媒体称卡舒吉家世在中东赫赫有名,并非籍籍无名之辈。籍籍无名应是寂寂无名。汉语中籍籍一词,常形容声名盛大;籍籍无名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。
9.国际关系报道中的修辞错误:0度大转弯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应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时,态度经常反复无常。某些媒体报道时,常用0度大转弯形容其态度的巨大转变。如:不打叙利亚了?特朗普一夜之间0度大转弯!特朗普对伊朗态度0度大转弯,称愿不设条件见伊总统。这种说法犯了夸张失度的错误。从某个点旋转,到0度时正好形成平角,差值最大;再继续旋转,到0度时又回到原来的位置,差值为零。因此,形容变化巨大应说0度大转弯。
.社交用语中的用词错误:赠人物品用惠赠 在社交用语中,有敬词和谦词之分。惠是一个常用敬词,凡以惠开头的词语都是指对方的行为有恩于己,如惠顾、惠存、惠临、惠赠。某知名人士在送给别人的书上,有惠赠某某的题词,某商家开张时,有惠赠礼品的告示,都是在该用谦词的地方用了敬词。
年度“十大语文差错”:这些常用词,你用对了吗?
1月6日,《咬文嚼字》公布了“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”。
一、 “六安”的“六”误读为liù。2021年,国内疫情出现多点散发态势。5月16日,安徽省六安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。在相关新闻报道中,有媒体将“六安”的“六”读作liù。“六”是多音字,读liù指数字,即比五大一的正整数,读lù用于地名,如江苏六合。安徽“六安”的“六”读lù,权威辞书是这样注音的;民政部发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》也是这样标注的。
二、“蔓延”误为 “曼延”。2021年底,新毒株奥密克戎造成国际疫情继续扩散。不少媒体在报道中将疫情“蔓延”误作疫情“曼延”。曼,本指长、远。曼延,指连绵不断,描写的是静态对象,如“群山曼延”。蔓延,本指蔓草等向四周延伸、扩展,引申泛指向周围延伸、扩展,描写的是动态变化的对象。病毒扩散,应用“蔓延”。另外,媒体上还有用“漫延”的。在指向四周扩散的义项上,“蔓延”“漫延”可视为异形词,现在多主张用“蔓延”。
三、 “接种疫苗”的“种”误读为zhǒng。2021年,接种疫苗是头等大事。遗憾的是,不少人将“接种”疫苗误读为“接zhǒng”疫苗。“种”是多音字:读zhǒng,表示事物,主要是名词,指种子等,也作量词,指种类;读zhòng,表示动作,是动词,如种地、种植;读Chóng,用于姓氏。接种疫苗就是把疫苗注射到人或动物体内,用以预防疾病。这个“接种”显然是动作,应读“接zhòng”。
四、“途经”误为“途径”。“流行病学调查”(简称“流调”)工作中,个人行动轨迹是重点。在个人旅居史描述中,不少公告将“途经”误为“途径”。“途经”,动词,意思是中途经过某地,如“从北京途经南京到上海”。“途径”,名词,意思是路径,多用于比喻,如“解决问题的途径”。“途经”和“途径”语义不同、用法不同,把“途经中高风险地区”写为“途径中高风险地区”是错误的。
五、 “必需品”误为“必须品”。疫情防控必须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应。如2021年12月23日,西安封城,封闭式管理期间,为保证群众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供应,志愿者送货上门。一些媒体在报道中,将“生活必需品”误作“生活必须品”。“必须”和“必需”都强调“一定要”。然而,它们的搭配对象不同。“必须”是副词,只能跟动词搭配,不能与名词连用,不能构成所字结构。“必需”是动词,可以与名词连用,可以构成所字结构。“品”即物品,名词性成分,只能跟“必需”搭配使用。
六、 “赓续”误为“庚续”。2021年,“赓续红色血脉”的说法常见诸媒体,遗憾的是,不少地方将“赓续”误为“庚续”。“庚”的常用义是指天干第七位,又指年龄,如“同庚”“年庚”。“赓”本义指连续、继续。典籍中“赓”多指歌咏吟诵的接续唱和,如“赓咏”“赓酬”“赓韵”等。如今,“赓”指继续,“赓续”是同义连用,复指强调。现代汉语中“庚”不表示继续,“赓续”不能写成“庚续”。
七、 “失之偏颇”误为“有失偏颇”。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里,陈独秀曾说过“二十年不谈政治”,第27集中李大钊说道:“当初说这句话有失偏颇了。”其中,“有失偏颇”有误,应改为“失之偏颇”。“有失”即失去,强调的是“失去”的对象,与褒义词连用,如“有失公正”,就是指失去了公正。而“失之”的“失”指失误、失当,“失之”分析的是失误的原因,与贬义词连用,如“失之狭隘”。“偏颇”指偏向一方、不公平、不公正,因“偏颇”而造成失误,当称“失之偏颇”。
八、“血脉偾张”误为“血脉喷张”。2021年8月1日,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晋级东京奥运会百米决赛。不少媒体在报道中称,这一惊世骇俗的成绩令人“血脉喷张”。其中“喷张”有误,正确的写法应是“偾张”。“偾”读fèn,指亢奋,“偾张”指扩张突起,“血脉偾张”意为血液流动加快,血管膨胀,青筋鼓起,多用来形容激动、亢奋、激情。“喷张”指张裂喷射,“血脉喷张”即鲜血喷射,用来形容情绪激动显然不合情理。
九、“情结”误为“情节”。2021年,中国精心筹备北京冬奥会。中国人对冬奥会寄托了很深的情感,一些媒体在相关报道中将冬奥“情结”误成了冬奥“情节”。“情结”指很深的情感,深藏心底的感情,如“思乡情结”,或指心中的感情纠葛,如“化解不开的情结”。“情节”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,如“故事情节”,或指犯罪或犯错误的具体情况,如“案件的情节”。中国人重视冬奥会,不遗余力地筹备北京冬奥会,寄托在其中的深情当然应称“情结”而不是“情节”。
十、“行拘”误为“刑拘”。2021年10月21日,北京警方针对某知名人士嫖娼事件进行通报,称违法人员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,目前均因触犯治安管理法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。有媒体在报道中将“行拘”误成了“刑拘”。“行拘”是“行政拘留”的简称,“刑拘”是“刑事拘留”的简称,两个简称读音相同,但含义相差很大。上述人士嫖娼触犯的是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这是行政法,因此适用的是“行拘”。如果触犯的是《刑法》,那适用的就应该是“刑拘”了。
来源: 澎湃新闻
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,有小部分整理于自互联网以及转载其他公众平台。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2584871604@qq.com删除。